RFID無線射頻識別是什么?RFID的基本工作原理_標簽
RFID是什么?RFID是Radio Frequence Identification的縮寫,即射頻識別技術,是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雙向非接觸數據通信,對目標加以識別并獲取相關數據的技術,是物聯網的關鍵技術之一。
RFID的基本工作原理
一、RFID工作頻率
自然界中所有的電磁波的分布頻率從低到高,其中,與RFID相關只是無線電波(Radio Waves)部分。無線電波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輻射到外界的電波。無線電波的頻率范圍從9KHz到300GHz。
自然界中所有的電磁波的分布頻率從低到高,其中,與RFID相關只是無線電波(Radio Waves)部分。無線電波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輻射到外界的電波。無線電波的頻率范圍從9KHz到300GHz。
二、 RFID標準及應用
RFID的應用牽連到眾多行業,目前全球有五大組織與RFID標準相關,EPCglobal、AIM(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Manufacturers)、ISO/IEC、UID則代表了歐美和日本,IP-X的成員則以非洲、大洋洲和亞洲等級國家為主,比較而言,EPC global綜合了美國和歐洲廠商,實力超群。在全球最有影響力的RFID標準體系依次是EPC global標準體系、ISO標準體系。其中:
1、 ISO標準
國際標準化組織,包含技術標準,數據內容標準,性能標準,應用標準等,涵蓋部分EPC標準
2、 EPC標準
歐美企業為主要 陣營的RFID標準組織,含電子產品代碼,電子標簽規范,互操作性,識讀器與電子標簽通信協議,中間件軟件系統接口,PML數據庫服務器接口 ,對象名稱服務和PML產品元數據規范等。
對于RFID,EPC global主要關注860~960MHz頻段,主要標準為EPC global Class1 Gen2,主要包含 兩部分:空中接口通信協議標準和一致性測試需求兩部分。
三、RFID芯片的存儲分區
超高頻RFID的標簽芯片需要符合EPC C1Gen2標準(簡稱Gen2協議),也就是說所有的超高頻RFID標簽芯片內部存儲結構大致一樣。標簽芯片的存儲區分為四個區(Bank)分別是Bank o保留區(Reserved)、Bank1電子編碼區(EPC)、Bank2廠商編碼區(TID)、Bank3用戶區(User)。Bank3為用戶存儲區,該存儲區根據協議規定最小空間為o,但是多數芯片為了方便客戶應用,增加了用戶存儲空間,最常見的存儲空間為128比特或512比特。
四、 RFID標簽分類
分類的標準分別是工作頻率、通訊協議、供電方式、標簽種類、數據處理方式、數據格式、特殊功能。


五、 RFID閱讀器分類
閱讀器又名讀寫器,是RFID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由于RFID標簽為無源器件且無法儲能,閱讀器必須發送載波給標簽提供能量,此外閱讀器包含有許多輔助功能,如主機通信、IO控制等。
RFID閱讀器的核心部件是閱讀器模塊,它是整個閱讀器的心臟,負責與標簽通信的所有功能。閱讀器根據功能和應用不同有多種表現形式,分為固定式閱讀器、手持式閱讀器、一體式閱讀器、通道式閱讀器。